五个人,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,激于义愤而死于这件事的。到了现在,本郡有声望的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,就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;并且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立碑石,来表彰他们的事迹。啊,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!
这篇文章运用对比、反衬的手法来加强艺术效果。第一、二两段以“富贵之子,慷慨得志之徒”的“死而湮没不足道者”和“‘草野之无闻者”同五人“立石于其墓之门,以族其所为”对比;第五段以缙绅的改变初志、趋炎附势同五人的大义凛然、蹈死不顾对比;第四、六段以高爵显位者一旦抵罪后的卑贱行径同五人的英勇就义,谈笑以死对比;第六段以五人“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,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”,同假若五人“保其首领”、“以老于户牖之下”、“人皆得以隶使之”对比,处处反衬出五义士美好高尚的内心世界。
以上就是【五人墓碑记每段段意 】的全部解答,欢迎大家前往快懂网!在这里可以学习更多知识&技巧,了解更多新鲜资讯和&百科小知识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
事件的起因便发生在逮捕期间,周顺昌这个人在吴郡做了不少好事,替受冤枉的老百姓打官司
张溥(1602—1641年),明代文学家。初字乾度,后字天如,号西铭。江苏太仓人。崇祯进士,选
五人墓碑记1-4段翻译如下:(墓中的)五个人,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,激于义愤而死
嗟夫!大阉之乱,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,四海之大,有几人欤?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,素不闻诗书之训
《五人墓碑记》中的5位从容赴难者,并没有什么伟大的壮举,甚至说白了,无非是参与了街头
《五人墓碑记》是明代文学家张溥于崇祯元年(1628年)创作的一篇碑文。文章记述和颂扬了苏
1、“人皆得以隶使之”的“隶”的意思是像对待奴仆那样。出自张溥的《五人墓碑记》。2、作
《五人墓碑记》中心句:亦以明死生大之大,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。《五人墓碑记》故事梗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