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位置:主页 > K12教育 > 语文 > 解析五人墓碑记中心句

解析五人墓碑记中心句

来源:快懂网 2022-10-14 00:00 0 人看过
《五人墓碑记》中心句:亦以明死生大之大,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。《五人墓碑记》故事梗概:文章记述和颂扬了苏州市民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,热情歌颂了
【解析五人墓碑记中心句 】核心答案要点,下面整理一些相关解答,希望可以帮大家了解更多知识。

《五人墓碑记》中心句:亦以明死生大之大,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。

《五人墓碑记》故事梗概:

文章记述和颂扬了苏州市民敢于向恶势力进行斗争的英勇事迹,热情歌颂了五位烈士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。作者对于他们“激于义而死”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,肯定了斗争的重大意义和不朽功绩,进而揭示了“明死生之大,匹夫之有重于社稷”的主题思想。

文章议论随叙事而入,感慨淋漓,激昂尽致,题外有情,题外有旨,开人心胸。

《五人墓碑记》创作背景

明朝末年,宦官魏忠贤专权,阉党当政。他们网罗党羽,排斥异己,欺压人民,形成了“钩党之捕遍于天下”的局面。当时以江南士大夫为首的东林党人,主张开放言路,改良政治。他们多次上疏弹劾魏忠贤,斗争非常激烈。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对东林党人进行残酷迫害。天启六年(1626年),魏忠贤又派人到苏州逮捕周顺昌,苏州市民群情激愤,奋起反抗,发生暴动。事后,统治者大范围搜捕暴动市民,市民首领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,挺身投案,英勇就义。次年,崇祯皇帝即位,罢黜魏忠贤,魏畏罪自缢,阉党失败,周顺昌得以昭雪。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,苏州人民把他们合葬在城外虎丘山前面山塘河大堤上,称为“五人之墓”。作者于崇祯元年(1628年)写下这篇文章。

以上就是【解析五人墓碑记中心句 】的全部解答,欢迎大家前往快懂网!在这里可以学习更多知识&技巧,了解更多新鲜资讯和&百科小知识。

推荐文章: 五人墓碑记真相 爆发和暴发的区别 爆发和暴发词语解析 五人墓碑记每段段意
延伸阅读:
五人墓碑记真相
爆发和暴发的区别 爆发和暴发词语解析
五人墓碑记每段段意
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

给作者点赞,鼓励TA抓紧创作!
点赞 有用 0
更多精彩内容,请关注快懂生活微信公众号
  • 五人墓碑记真相

    五人墓碑记真相

    2022-11-260 人看过

    事件的起因便发生在逮捕期间,周顺昌这个人在吴郡做了不少好事,替受冤枉的老百姓打官司

  • 爆发和暴发的区别 爆发和暴发词语解析

    爆发和暴发的区别 爆发和暴发词语解析

    2022-11-150 人看过

    1、暴发(一)指突然发财或得势,多含有贬义。例如:“前几年,他靠投机倒把成了暴发户,

  • 五人墓碑记每段段意

    五人墓碑记每段段意

    2022-11-090 人看过

    五个人,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,激于义愤而死于这件事的。到了现在,本郡有声望的

  • 五人墓碑记作者简介

    五人墓碑记作者简介

    2022-11-090 人看过

    张溥(1602—1641年),明代文学家。初字乾度,后字天如,号西铭。江苏太仓人。崇祯进士,选

  • 声声慢寻寻觅觅解析

    声声慢寻寻觅觅解析

    2022-11-070 人看过

   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,写到酒难浇愁;风送雁声,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。于是下片由秋日

  • 五人墓碑记14段翻译

    五人墓碑记14段翻译

    2022-11-040 人看过

    五人墓碑记1-4段翻译如下:(墓中的)五个人,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,激于义愤而死

  • 解析阿房宫赋水上桥梁

    解析阿房宫赋水上桥梁

    2022-10-310 人看过

    《阿房宫赋》是唐朝大诗人杜牧的作品,描写了阿房宫的富丽堂皇,其中的“廊腰缦回,檐牙

  • 解析始得西山宴游记默写常考句子

    解析始得西山宴游记默写常考句子

    2022-10-310 人看过

    自余为僇人(同“戮人”,罪人 ),居是州,恒(常常)惴栗。其(如果,连词)隙也,则施

分享到
微博
QQ空间
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