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在石棱中。翻译:天亮去寻找那只箭,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。出自唐代诗人卢纶的《和张仆射塞下曲-其二》。卢纶《塞下曲》共六首一组,分别写发号施令、射猎破敌、奏凯庆功等军营生活。语多赞美之意。此为第二首,描写将军夜里巡逻时景况。
林暗草惊风,将军夜引弓。
平明寻白羽,没在石棱中。
昏暗的树林中,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,飒飒作响,将军以为野兽来了,连忙开弓射箭。天亮去寻找那只箭,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。
首句写将军夜猎场所是幽暗的深林;当时天色已晚,一阵阵疾风刮来,草木为之纷披。这不但交代了具体的时间、地点,而且制造了一种气氛。右北平是多虎地区,深山密林是百兽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,而虎又多在黄昏夜分出山,林暗草惊风,着一惊字,就不仅令人自然联想到其中有虎,呼之欲出,渲染出一片紧张异常的气氛,而且也暗示将军是何等警惕,为下文引弓作了铺垫。
次句即续写射。但不言射而言引弓,这不仅是因为诗要押韵的缘故,而且因为引是发的准备动作,这样写能启示读者从中想象、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镇定自若,从容不迫。在一惊之后,将军随即搭箭开弓,动作敏捷有力而不仓皇,既具气势,而形象也益鲜明。
后二句写没石饮羽的奇迹,把时间推迟到翌日清晨,将军搜寻猎物,发现中箭者并非猛虎,而是蹲石,令人读之,始而惊异,既而嗟叹,原来箭杆尾部装置着白色羽毛的箭,竟没在石棱中,入石三分。这样写不仅更为曲折,有时间、场景变化,而且富于戏剧性。石棱为石的突起部分,箭头要钻入殊不可想象。神话般的夸张,为诗歌形象涂上一层浪漫色彩,读来特别尽情够味,只觉其妙,不以为非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
五岳寻仙不辞远下一句,一生好入名山游。出自唐代李白《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》:我本楚狂
寻价据说是张五常教授发明的,英文是“Price seeking”(寻求价格)。与垄断者的定价(Price
询价“从字面上理解,“寻”就是找寻,“询”就是咨询,当然是询价了”询价是指采购人向有关
声声慢,词牌名,又名“胜胜慢”“人在楼上”“寒松叹”“凤求凰”等。此调最早见于北宋
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,写到酒难浇愁;风送雁声,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。于是下片由秋日
不算标点,声声慢一共118个字。声声慢·寻寻觅觅【作者】李清照 【朝代】宋寻寻觅觅,冷冷
平明别我上山去下一句,手携金策踏云梯。译文:天亮时分与我只别去上山,手持禅仗去攀登
1、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,一连用七组叠词。不但在填词方面,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。但好